您现在的位置是:主页 > 通信益智 >挑战更高画质:Canon EF 70-200mm f-28L IS II USM
挑战更高画质:Canon EF 70-200mm f-28L IS II USM
- 2020-07-11
- 835人已阅读
可能是广告关係,一提起「红圈白镜」,大家可能都会即时联想到专业与高质。而一直以来,Canon 的确于长镜的开发上特别的落力,以近期为例,便推出了成为焦点的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。以配备多达 5 片 UD、1 片萤石,新镜显然以高画质作为号召,到底质素上能否更青出于蓝? 看过以下测试便自有分晓。
「小白」系列最新成员:「小白兔」
热卖 Manfrotto Befree Live Carbon 碳纤维反摺式摄录三脚架套装,购物会限时特价 HK$2,490!
一个单反系统能够成功,除了相机本身,镜头等配套亦是重要因素之一。而于 Canon 阵容强大的 EF 镜头群之中,「小白」系列便称得上是当中的招牌镜头之一,自 1995 年起,厂方陆续便推出了 EF 70-200mm f/2.8 L USM「小白」及内置 IS 防震的 EF 70-200mm f/2.8 L IS USM「小白 IS」(2001 年推出)共两支 f/2.8恆定光圈远摄变焦镜头,以上佳的画质、可靠的造工,一直便成为专业用家的最爱。
当年 EF 70-200mm f/2.8 L IS USM 的推出,对于用家当然是趋之若鹜,镜头既有 f/2.8 的大光圈,又内置有 IS 防震,对于一支远摄变焦镜头来说,机动性可谓即时大幅提升。不过针无两头利,「小白 IS」在加入防震结构之下,镜组的设计亦相对变得更为複杂(18 组 23 片),而且镜头亦增磅不少,画质虽有一定水準,但比起自家多支焦距相同的 70-200mm 镜头(包括恆定f/4.0 光圈的「小小白」系列)只是半斤八两。而今次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「小白兔」的推出,正好便是针对要求更高的用家,镜头不单针对画质,性能上亦得到不少的改善,难怪即使身价高达一万九千,市场依然出现供不应求。
强化镜身、新一代 4 级 IS 防震
作为一支 L 镜,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 于造工及可靠性方面当然远高于一般消费级镜头。从远距离观看,新镜外观跟上代 EF 70-200mm f/2.8 L IS USM其实十分相似,不过只要近距离比较,大家还是会发现「小白兔」的镜身显然经过重新设计。例如新镜的对焦环便稍为加阔,多个模式切换制亦轻微「偷薄」,不单有助加强手感,亦有利用家随时进行手动对焦。为了应付各种拍摄环境,新镜同样採用了防尘防水滴设计,而透过强化镜筒及改良组件的连接结构,镜头的可靠与耐用性亦有一定的提升,虽然代价是镜身重量略为提高了20g(1490g),不过对于实际使用,用家应该难以感到分别。
由于镜身份量,接上中高阶的 EOS 5D Mark II 后,机镜之间明显出现「头重尾轻」,配上电池手柄可略为改善。虽然今次测试并非採用旗舰级的 1 系机款,不过镜头对焦依然是快而準,当中除了主要居功于镜头配备了 USM 超声波马达驱动对焦,跟镜头先天拥有 f/2.8 的大光圈亦有一定关係。利用相机中央一点对应 f/2.8 或更大光圈镜头的对焦感应器,AF对焦无论于敏感度,以至是準确度都比一般 f/5.6 感应器大有提升,而测试期间即使于昏暗的室内,镜头对焦亦甚少出现前后搜寻的情况。
以长镜拍摄最常遇到的便是手震问题,而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 内置的 4 级防震可说是镜头其中一项主要卖点。作为其中一间最早开发镜身防震系统的厂商,Canon 的防震技术其实已是相当的成熟,虽然新镜未有採用 EF 100mm f/2.8L Macro IS USM 的 Hybrid IS 技术对于部份用家可能有点失望,不过镜头防震能力比起上代还是有 1级的提升,理论上可保持低至 1/13s 手持拍摄的稳定(200mm 远摄端)。而为了验证一下镜头这方面的实力,笔者便特别以 1/25s 手持拍摄模型,可见相片依然相当清晰,IS 防震效能称得上跟早前送测的 AF-S NIKKOR 70-200mm f/2.8G ED VR II 「小黑六」所内置的 VR II 旗鼓相当。




对焦模式切换、对焦範围控制以及 IS 模式制。




顶级画质、1.2m 最近对焦
近年镜头越出越贵,但一分钱一分货,新一代的镜头用料上亦越来越「重手」,以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 为例,19 组 23 片的镜组中便用上了多达 5 片 UD 及 1 片萤石镜片。在配备多片特殊镜片之下,用家自然对新镜的质素抱有极高期望。而对于长时间使用上代 EF 70-200mm f/2.8L IS USM「小白IS」的笔者来说,新镜在画质上超越前者当然是毫不意外,特别是全光开圈远摄时,镜头于锐利度及边缘解像两方面的表现便叫人眼前一亮。不过对于一支变焦镜头,要保持全段高质始终有相当难度,镜头于 70mm 中距端的表现便稍为普通,全开 f/2.8 光圈之下,边缘无论于色边控制,又或是解像都跟中央有一定差距,可幸只需略为收 1-2 级光圈,问题已有明显改善。
相比起镜片採用了纳米结晶涂膜 Nano Crystal Coat 的「小黑六」,「小白兔」可能于对抗眩光及鬼影的表现较为逊色,不过镜头于近拍能力方面却超越对手。利用 1.2m 的最近对焦距离,镜头便可造出 0.21x 的放大率(「小黑六」为1.4m、0.16x),虽然放大倍率跟真正的微距镜尚有一定距离,但亦足以应付花卉拍摄一类生态特写,不过要留意的是最近对焦时镜头景深极浅,建议收细光圈以脚架拍摄。
镜组为 19 组 23 片设计,採用了 5 片 UD 及 1 片萤石镜片。
镜头的 MTF 图表。
防震测试


焦外成像测试
200mm、f/2.8
镜头暗角测试
70mm




200mm




眩光测试
200mm、f/5.6
色差测试
200mm、ISO 200、f/2.8、1/5000s、IS ON
镜头变形测试
70mm
135mm
200mm
近拍能力测试
200mm 远摄端、1.2m 最近对焦
总结
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 虽然是现时同级中定价最高,不过表现上绝对是值回票价,然而对于经已拥有上代的用家,值不值得升级则相当见仁见智。假如习惯大部份时间全开光圈拍摄,而对质素又绝不妥协的用家,升级当然可即时提高影像质素,但相反对于习惯略为收细光圈拍摄的用家,笔者便认为倒不如用升级的钱来入手另一支镜头(例如微距或鱼眼镜头),以扩大创作空间。
拍摄样本(Raw 直转 Jpeg)










Canon EF 70-200mm f/2.8L IS II USM 规格
焦距70-200 mm视角34°- 12°最大光圈F2.8光圈叶片8镜头群组19 组 23 片, 5 片 UD 及 1 片萤石镜片最近对焦1.2m放大率0.21x滤镜直径77mm尺寸89mm x 199mm重量1490g其他ET-87 Lens Hood